首页 > 资讯 > > 内容页

世界球精选!俄罗斯向东,有一个新动作

来源:2023-01-02 07:58:34

12月19日,在经过两个月热火朝天地反复商议后,欧盟理事会终于宣布最终版本的天然气临时法案已经达成通过。该法案将于2023年2月15日起执行,有效期一年,期间将被定期监管,价格上限也由之前提议的275欧元/兆瓦时下调至180欧元/兆瓦时。

上限价格的下调看起来是很大的让步

但真正的问题在于这是否是个白条法案


(资料图片)

(图:壹图网)▼

法案将对欧洲重要的天然气交易风向标——荷兰产权转移设施(TTF)的即月、3个月和1年期交付的期货合约生效。意思是,当即月TTF价格连续3个工作日高同期液化天然气(LNG)全球参考价格35欧元时,限价机制即被触发。

届时,高于限价的合约将被拒绝执行至少20个工作日,只有当价格再次持续低于限价3个工作日以上,该限制才可被解除。但是,一旦欧盟宣布紧急状态,该法案将被暂停

今年8月26日,荷兰TTF天然气即月期货结算价达339.2欧元/兆瓦时,刷新历史纪录 ▼

其后,克里姆林宫发言人表示,欧盟这种举措无疑是对市场定价做出的不可接受的“攻击”行为。仅在两日后的12月21日,俄总统普京就向世界宣布了对俄能源和经济有至关作用的“大事件”,即“科维克塔—恰扬达”段天然气管线正式投产运行

俄总统普京和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简称俄气公司)总裁阿列克谢·米勒通过视频方式参加了该仪式。

欧盟与俄罗斯就能源问题的屡屡过招究竟释放何种信号?科维克塔气田的启用又意味着什么?我们就此浅聊一下。

正在和阿列克谢视频参与项目启动仪式的普京

(图:壹图网)▼

天然气限价能否落地?

自今年9月开始,欧盟国家就对天然气限价问题讨论来讨论去,一直没能达成统一结果。然而,欧盟并非只有发达国家,更有东欧等一众发展中国家,贫富差距和基础设施差异等因素,让二者面对能源和经济问题各有各的难处,很难达成一致。

此时,综合实力较强的国家或许还能硬抗一段时间,但实力较弱的就很难坚持。

俄罗斯以各种借口给欧洲国家能源断供

这让大洋彼岸的美国LNG又大捞特捞了一笔

(图:shutterstock)▼

德国作为欧盟中的“顶梁柱”,自“北溪一号”爆炸以来,早已为寻找替代能源忙的焦头烂额,自然没心情分担欧盟其他兄弟的烦恼。因此,德国一开始是不同意天然气限价机制的,认为这将导致明年天然气短缺。

然而,有的欧盟国家认为,欧盟既然能作为一个整体力挺乌克兰、制裁俄罗斯,那就也应该作为一个整体解决随之而来能源成本和濒临崩溃的工业难题

本就不是什么同林鸟,大难临头当然想各自飞

只会想着让大家“安全过冬,节约燃气” ▼

最终,在德国投了赞成票,荷兰和奥地利弃权后,该法案终于尘埃落定。不过该政一出,引来不少专家对其可行性和实际效果的质疑

我们可以对欧盟做出的天然气限价机制简单理解为,买方想买货,但要求卖方不能超过买方制定的最高价格销售。

普通吃瓜群众大概也能听出这故事中的“不合理”之处,欧美自然更是明白其中的艰难与危机,因此该法案针对的只是TTF期货合约价格,但并没有限制场外交易。也就是说,即便是TTF价格触及上限,欧洲依然可以采购“高价”场外现货,这跟掩耳盗铃区别好像不大。

根据SEB Markets的估计,大多数欧洲大型消费者

实际都是通过场外交易完成液化天然气的买卖

(图:壹图网)▼

其次,大家都知道市场价格的底层逻辑是供需欧洲能源无法自足的事实是不可否认的,全球能源市场能供应天然气的国家又是有限的,其中俄罗斯以得天独厚的先天优势占据全球储量第一,留给欧洲的选择不多,更别提还有亚洲这个天然气需求与日俱增的竞争对手。

在保持双碳政策的前提下,天然气市场明显是供不应求的卖方市场,要想实际解决这个困局看上去只有能源转型这条路,但实则远水解不了近渴。欧洲短期买些“高价”货或许可以,长远来看略显不切实际。一旦现货市场紧俏,限价机制便成空谈。

从欧盟国家对俄罗斯天然气进口的依赖就能看出来

这件事情上作为买方的欧盟,谈判权很低 ▼

还有很多分析专家表示,此次的天然气价格上限更多是欧美面对能源危机、通胀民怨以及国内大选等诸多问题时进退两难的无奈之举,更像是面对俄乌冲突和以上诸多问题做出的一种“姿态”。其实际效果甚至是否最终真能落地,并得到有效监管,都应打一个大大的问号。

究其根本,这并不仅仅是政治问题,还是商业市场问题,错综复杂,环环相扣。面对种种制裁,俄方至少在外交层面上明确表明不会做亏本买卖。

该怎么卖就怎么卖

(图:shutterstock)▼

简单来说,毕竟俄罗斯的能源储量优势是任何人都无法忽略的事实,西方实在不应低估俄罗斯的能源底气。“东西好,不愁卖”这个道理大家都懂。不管西方如何制裁,市场需求也是现实存在的,有人需要能源,有人需要外汇。不管是买方还是卖方都不会坐以待毙,就看商业贸易如何变通。

从目前的局势来看,俄罗斯作为天然气大头供应商

销路依然是不愁的(图中仅以俄罗斯LNG为例) ▼

尽管天然气限价政策屡遭质疑,但德国态度的转变,从一定程度上表明欧洲与俄罗斯天然气脱钩的决心。因此,虽然起步晚了些,但俄气也不得不尽快战略性“东转”。

科维克塔气田和“西伯利亚力量”管道

随着欧洲摆脱对俄能源依赖的决心日益坚决,俄罗斯也迅速将目光由西向东转移至亚洲,尤其是中国这个大客户身上。

由于过往的俄气主要供往欧洲,虽有部分供往中国,但基础设施还无法与俄欧之间的相媲美,因此俄罗斯也在全力加紧向华输气管线的完善

作为俄东部天然气储量最大的凝析气田,科维克塔气田的全面启用就是一个里程碑的标志。

科维克塔气田卫星图(上)现场图(下)

(图:路透社 / 塔斯社)▼

虽然该气田于1987年就已发现,但所有权的多次变更让其开发拖至2019年才正式开始。据了解,该气田天然气可采储量有1.8万亿立方米,年产能约270亿立方米。除此之外,还有可采凝析油储量约6570万吨。

除了其丰富的能源储量,“科维克塔-恰扬达”段管线的投产通气更是意味着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即“西伯利亚力量”管道,全线贯通

“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由两国各自负责境内段建设

中国境内的“万里长江第一长隧”前不久刚刚竣工

(图:壹图网)▼

2014年5月,中俄签订价值4000亿美元的《中俄东线供气购销合同》后,“西伯利亚力量”开始建设,并于2019年完工,同年12月开始正式向华输气。

2019年,西伯利亚力量第一段“最后一公里”焊接完成

(图:维基百科)▼

该管道途经伊尔库茨克州、萨哈(雅库特)共和国和阿穆尔州等3个俄联邦主体,并在布拉戈维申斯克抵达中俄边界,全长约3000公里,是俄罗斯东部最大的天然气输送系统。

其中,沟通科维克塔气田和萨哈共和国恰扬达油气田的“科维克塔-恰扬达”段管道长约804公里。该段的正式运行能增加俄气向其东部消费者以及中国的输出量,或许象征着国际能源贸易的重要转折点。

“西伯利亚力量”管道全路段 ▼

“西伯利亚力量”的满负荷输气量为380亿立方米。除此之外,今年2月中俄签订的《远东天然气供销协议》,明确俄气将经“远东管道”增加向华输气量约100亿立方米/年

今年3月,俄气公司宣布途径蒙古的“西伯利亚力量2号”进入初步建设阶段,将于2030年投入使用,全长约2600公里,其输气量可达500亿立方米/年

如此看来,以上工程全部完成后,俄气向华输出量可达980亿立方米/年

西伯利亚力量2号可以极大地满足

中国每年的天然气进口需求 ▼

如今,俄罗斯已成为中国第三大天然气供应商,“西伯利亚力量”也将成为中俄能源合作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力量。

俄气东输意义

现今,俄罗斯正在加快完善其东部地区的天然气生产、加工、运输综合体,以确保其东部地区和国外客户的稳定供应。

不难看出,俄气由西向东战略转移一定程度上缓解俄气在欧洲方面遇到的挫折,尤其是在“北溪”管道停运后,“西伯利亚力量”将对俄罗斯东地区甚至全国的能源和经济发展起到重要推动作用。

尽管北溪管道被炸事件尚无定论

但无论如何,俄罗斯都将计就计,布局亚洲市场

(图:壹图网)▼

目前,全球天然气供应相对混乱,中国也在以飞快地速度加强天然气进口。当前中国天然气年进口量的10%来自俄罗斯,其中包括管道运输和LNG。一旦在建项目全部完成,俄罗斯将成为中国最大的天然气供应商。

同时,为了削弱美元的能源霸权地位

中俄许多能源交易只通过卢布和人民币支付

(图:图虫创意)▼

中俄加强能源合作对于中国来说也具有重要意义,稳定的能源供给将为中国尤其是北方地区的冬季用气提供重要保障。同时,也使中国减少对煤炭的依赖,尽早实现“双碳”目标,加速能源转型进程。

虽然目前“西伯利亚力量”暂未实现满负荷输气,但该管道的全线贯通有可能提前实现满负荷输气目标,部分分担中国海上能源进口的压力。

尽管已经努力了很多年

中国的能源结构依然十分依赖进口油气

(图:壹图网)▼

除中俄两国外,俄气东输或将有利于上合组织内部的其他国家。近年来,有消息称“上合组织天然气网络”也在讨论计划中,“西伯利亚力量2号”将成为其中一部分。

此外,还有俄罗斯-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管道,伊朗-巴基斯坦-印度管道,土库曼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管道和巴基斯坦溪。倘若该网络能够建成,上合组织国家能源将有所保障,其在国际能源贸易中的地位也将有所提高。

由此可见,脱离欧洲的俄气或许能在亚洲地区找到新的生机,同时实现参与国之间的互利互惠。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我们拭目以待。

上合组织成员国相互之间的管道铺设(部分)▼

x 广告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