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学生是发展中的人,在发展过程中,难免会犯这样或那样的错误。其实,错误也是一种重要的教育资源,“失败是成功之母”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所以,教育者在一定范围内要允许学生犯错误。作为教育者,在学生犯错误时要引导学生去反思,从中吸取教训,而非简单地扣分了之,更不能简单地以学生最后的得分进行横向比较。很多时候,仅凭一个冷冰冰的数据,难以反映学生的发展水平或质量。因为许多方面难以量化;否则就会使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教师的工作具有复杂性。
其实,对学生的行为进行量化打分也不是什么新鲜事,只不过今天的管理者采用了所谓的新手段,即“班级优化大师”APP。手段的变化不能改变事情的本质。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笔者在实习期间,偶然间发现实习学校对学生的纪律施行量化管理,每学期每生满分12分,违反一次纪律扣1分。试问:如果期末总结时,A生12分,B生11分,那么B生比A生在遵守纪律方面差多少?是否有实质性的差异?这可以作为评先评优的依据吗?
教育一方面要促进学生的社会化,另一方面还要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如果学校处处都要以量化的方式来管理学生,尤其是小学生或初中生,有可能使学生处处谨小慎微,规规矩矩,不敢越雷池一步。如果这样的话,又如何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这难道是我们想看到的学生发展状况吗?
如今,国家一再强调要教育数字化,以数字化赋能教育教学改革。但数字技术毕竟是一种技术,是一种手段,它只能服务于教育教学,而不能改变教育的本质,更不能成为学生发展的桎梏。如果这种手段运用不当,会给学生发展造成不良影响。另外,量化管理并不等于科学管理,它只是管理手段之一。
简单地对学生的行为采用量化管理,是一种对教育教学不负责任的行为,是一种懒人的管理方式,甚至是一种看不见人的管理。学校管理理应以人为本,更要以学生为本。学生发展是学校一切工作的核心。
最后,许多量化的数据是否合理值得怀疑,用量化数据对学生进行横向比较就更不可取。例如,“追跑打闹扣1分”合理吗?追跑打闹在一定意义上说是一种游戏,是一种交往或锻炼方式。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都有自己的个性,我们应该让每个学生按照自己的方式(当然不是违法的方式)去发展,去独特地看待自己及周围的世界,而非用统一的标准去衡量具有不同个性的学生;否则,会扼杀他们的创新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