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 内容页

“矛盾”的清明

来源:正观新闻2023-04-04 13:11:49

清明将至,放假一天,而且还不用调休!这样想,是不是感觉工作起来都更有动力了?


(资料图片)

俗话说:“清明前后,种瓜点豆。”虽然许多当代人已经远离了田野耕种,但清明还以扫墓祭祖、郊游踏青等节日礼俗,传承不辍。

扫墓和游玩两大主题出现在一个节日里,显得既伤感肃穆,又清新欢快,十分矛盾。甚至前几年的清明节,网友还围绕“能不能说清明节快乐”而起了争执。

为啥清明这么特殊?“矛盾”的清明又是从何而来呢?

图源网络,下同

身兼“两职”的清明:先有节气,再有节日

清明节气是上古农耕文明的产物,与岁时物候相关。作为二十四节气之一,清明与干支时间以及八卦是联系在一起的。当北斗七星斗柄指向“乙位”,也就是太阳到达黄经15°时,清明就到了。这一天一般在公历4月4日至6日之间,以4月5日最常见。

西汉时期的《淮南子·天文训》记有:“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所谓“清明风”,就是东南风,取清爽明净之意。清明处于仲春与暮春之交,此时气清景明、草木萌动,《岁时百问》云:“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

“清明之日,桐始华。又五日,田鼠化为鴽。又五日,虹始见。”清明节时,天气变暖,降雨增多,适合耕种,所以古人十分看重这个节气,民间还流传有“清明前后,种瓜点豆”的俗语。

这一时令的时间及天气物候特点,也为清明节的形成提供了重要条件,让清明兼具了自然与人文内涵,成为“二十四节气”中的独一份。

从先秦到唐代,清明前后一直有两个重要的节日:上巳节和寒食节。

上巳节俗称“三月三”,是古人举行祭礼、洗濯宿垢、祛灾祈福的日子。上巳节在先秦时就已出现,魏晋时期祭祀元素削弱,演变为迎春赏游、临水宴饮的节日。

寒食节则源于远古的改火旧习,在春秋时期转化为寒食节,用以纪念春秋时期晋国的名臣义士介子推,后来衍生出扫墓祭祖的“野祭”活动。

由于这两个节日与清明节时间相近,而且都有出游活动,所以它们在唐宋时期逐渐融合,产生了以踏青、扫墓为主要活动的清明节。

既是标志时序的节气,又是具有世俗活动的节日;既要慎终追远,还能踏青游玩。清明的两面性,就是它最大的特殊性。

清明习俗之由来:寒食、上巳,统统拿来

融合上巳节和寒食节而成的清明节,大手一挥把这两个节日的主要习俗一起打包带走。祭祖扫墓、禁火冷食、踏青郊游、荡秋千、放风筝、蹴鞠、插柳……古人在清明节的风俗活动要比我们当代人丰富得多。

祭祖扫墓、禁火冷食的传统,主要来自寒食节。寒食节在冬至后的105天,与清明节气时间相近。禁火是寒食节的核心节俗,普遍的做法是,寒食节时将正用的火熄灭,到清明日重新钻木取火。这一灭一取被赋予了“旧”和“新”的不同价值,象征着新季节、新希望、新循环的开始,后来衍生出了对“过去”的怀念和感恩。禁火扫墓、祭亡佑生,成了寒食节的主题。

由于扫墓要到郊外去,在哀悼祖先之余,还能顺便感受春光。所以古人把寒食的扫墓祭祀,和时间同样相近的上巳节结合起来,增加了踏青游玩的项目,给肃穆的节日增加了感受自然、享受人生的世俗内涵。

宋代诗人吴惟信在《苏堤清明即事》中写道:“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杜甫的《清明》诗中也有“十年蹴鞠将雏远,万里秋千习俗同”的诗句,都说明了清明游玩活动的普及。

然而在现代人看来,扫墓和游玩两大主题出现在一个节日里,显得十分矛盾。甚至前几年的清明节,网友还围绕“能不能说清明节快乐”而起了争执。其实,清明节从来不是一个悲伤的节日。哪怕祭奠先祖,也是在传达对先人的哀思之余,获取一份情感慰藉。

面对生死,古人是豁达的。把祭亡与踏青结合起来,更能唤起人们对生命的珍惜。所以我们当代人,也无需在是说“清明快乐”还是“清明安康”这件事儿上较真,感恩先人、热爱生活,就足够了。

统筹:梁冰 编辑:许怡童 版权声明

本稿件为独家原创,版权为郑州报业集团有限公司(正观新闻)所有,转载或者引用请注明来源及作者,如有违反,依法保留追究权。

x 广告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