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陈红霞、吴文汐 实习生井然 武汉报道
(资料图片)
3月28日,双环科技(000707.SZ)发布2022年年报,公司实现营收43.64亿元,同比增长42.45%;归属净利润8.73亿元,同比增长达106.58%。
双环科技在年报中表示,2022年,下游光伏玻璃增量显著,加之出口状况良好,纯碱产业链上中下游显著去库存,供应端持续偏紧,纯碱全年销售行情良好。
东亚前海证券分析师郑倩怡认为,伴随光伏行业高速发展,新增产能有望在2023年集中释放,为纯碱贡献主要的需求增量。
目前,为缓解纯碱供应紧平衡的现状,行业内的天然碱法企业开始进行新一轮的产能布局。但在行业上行过程中,受制于政策限制,以双环科技为代表的氨碱法、联碱法制碱企业,扩充产能存在明显困难,对产线的升级布局是其关键一步。
业绩涨幅显著提高2022年,双环科技的业绩实现了营收、利润的较大幅度增长。与此同时,公司资产负债率降为46.32%,较期初下降26.73%;ROE达到84.95%。此外,公司的现金流也明显改善。2022年末,双环科技经营现金流净额为10.27亿元,同比增长76.16%。
双环科技表示,“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增加主要原因是本期纯碱、氯化铵销量增加,同时受市场价格上涨影响导致收入增加。”
对比这几年的业绩情况,双环科技是在近两年开始步入增长轨道。2017-2021年,公司营收分别为42.82亿元、37.70亿元、23.05亿元、17.85亿元、30.64亿元,归属净利润为-7.46亿元、1.36亿元、0.11亿元、-4.80亿元、4.23亿元。
事实上,自2018年开始,双环科技便一度处于退市的边缘。2018年5月,由于2016年、2017年连续两个会计年度净利润为负值,公司被实行“退市风险警示”。虽然公司在2019年摘星,但好景不长,2021年3月初,双环科技因2020年的净资产为负值,再次被实行“退市风险警示”。
直至2022年3月,双环科技公告显示,“2021年,公司期末净资产为正值,前期公司股票交易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的情形已不存在。”
作为基础性的化工行业,纯碱行业具有较强的周期性,受宏观环境的影响尤为明显。双环科技表示,2016年,纯碱市场存在较为明显的产能过剩情况,国家对环保、安全的要求趋严也在影响着企业生产,同时煤炭价格、电价等变动,也是制约公司成本的关键因素。
公开资料显示,纯碱的下游主要的应用领域为生产玻璃,其中生产平板玻璃占比大,平板玻璃主要用于与房地产和汽车行业。
而在2020年、2021年,除了降本增效、提高竞争力,纯碱行业似乎并没有迎来下游需求的提高。双环科技在2021年的年报中称,短期内,公司的发展战略是提高生产成本竞争力,并推进纯碱生产装置的技术改造。“中长期,公司将围绕纯碱和氯化铵的下游寻找光伏玻璃、复合肥等方面的介入机遇,但目前中长期战略还没有具体的项目、存在很大不确定性。”
但到了去年,纯碱行业迎来了下游需求的增长。2022年,国内房地产市场的波动虽然影响了玻璃和纯碱需求,但受益于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汽车玻璃需求增强及储能电池需求量逐步增大,带动了纯碱需求。据远兴能源公司公告,2022年上半年我国光伏玻璃日熔量累计增加1.85万吨,同比增长66%。
截至2022年末,双环科技库存量为1.44万吨,下降幅度达到58.59%。
但处于价格高位的纯碱面临着波动风险。根据百川盈孚数据,截至2022年12月9日,轻质纯碱和重质纯碱市场均价分别为2629元/吨和2741元/吨,较年内最高点分别下跌了291元/吨和304元/吨,跌幅分别为9.97%和9.98%。中信建投数据显示,2022年7-11月,我国纯碱产量为1181.99万吨,同比增长8.3%。
加速推动产线升级在下游需求的推动下,国内纯碱产能势必进一步提升。百川盈孚数据显示,2022-2023年纯碱新增产能为810万吨,其中远兴能源500万吨和金大地180万吨分别计划于2023年6月和2023年12月投产。
东亚前海证券分析师郑倩怡认为,伴随地产政策推动协同光伏行业高速发展,纯碱需求有望持续增长。截至2022年11月,我国光伏玻璃产能为1936万吨,较2021年底增长48.50%。
目前,由于处在产能爬坡期,短期内新增产量有限,国内纯碱市场价格暂稳。上周,轻质纯碱市场均价为2761元/吨,重质纯碱市场均价为3066元/吨,未出现明显波动。国金证券预计,本周纯碱市场价格或将区间持稳,轻质纯碱市场价格或将维持在2750-2770元/吨之间;重质纯碱市场价格或将维持在3060-3080元/吨之间。
而双环科技制定的2023年度生产、销售纯碱的计划为112.88万吨,比2022年的实际生产量仅提高了4.37%。但目前双环科技实际可年产纯碱近110万吨/年,也就是说该生产计划已经达到了公司产能的“天花板”。
2022年7月,双环科技以2.35亿元受让控股股东湖北双环化工集团的盐厂水采矿区岩盐矿采矿权,公司以现金及承担双环集团银行债务的方式支付交易对价。公司表示,“双环集团盐矿储量规模大,能为公司纯碱生产提供充足的资源保障。”
但事实上,受政策对产能调控的影响,以氨碱法、联碱法进行化学制碱的双环科技很难实现产能扩充。纯碱生产工艺主要分为天然碱法和合成碱法,而合成碱法又分为氨碱法和联碱法。2019年,国家发改委颁布《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为推进环保事业发展,除天然碱项目具备扩产条件外,均被划为限制类产业。
另一家联碱法龙头企业云图控股则向投资者回应,“近年来受节能减排、环保等因素制约,纯碱产能新增受限,公司将践行低成本的原则,合理论证规划其产能规模。”
对此,双环科技表示,“随着环保政策趋严以及检查力度加大、行业竞争的不断进行,落后的产能、中小产能逐步退出将是大势所趋。”同时,天然碱的增长是公司要面对的重要挑战。
国海证券分析师李永磊、董伯骏指出,相比之下,天然碱质量好,且生产成本较低,但受资源限制无法大规模扩产。
根据卓创资讯数据,2022年以来,天然碱平均含税成本约970元/吨,平均含税毛利约1615元/吨;氨碱法平均含税成本约2155元/吨,平均含税毛利约430元/吨;联碱法平均双吨含税成本约2300元/吨,平均含税毛利约1315元/吨。
因此,在这一轮行业上升期中,依靠产线升级打开局面是必要的选择。
2022年,双环科技研发费用为1.74亿元,同比增长185.25%。年报显示,公司的研发项目主要围绕纯碱的生产展开,为其节约成本,提升产品质量,以及实现良好的环保效益。
今年1月中旬,双环科技发布定增预案,公司定增12亿元,拟针对公司现有生产线中的60万吨/年联碱装置进行节能改造。对照现有的110万吨/年产能,此次项目会对超过一半的设备进行升级。
此外,由于氯化铵是联碱法工艺生产纯碱的共生产品,适用于水稻、玉米、高粱等作物的重要肥料,因而也是双环科技的主要产品。2022年,公司投资现金流净额达到-4.98亿元,去年仅为-0.79亿元,主要原因是其为推动合成氨的生产与销售,对参股公司应城宏宜增资2亿元。
国海证券分析师李永磊、董伯骏认为,“国内联碱法龙头企业有望受益于氯化氨的高景气度。”目前,和邦生物与双环科技产能较高,现有联碱法产能均为110万吨/年,华昌化工现有联碱法产能70万吨/年,云图控股现有联碱法产能60万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