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冯兴
通讯员 张书玮 王邹红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6月28日,南京电网2023年迎峰度夏重点工程——220千伏公塘输变电工程顺利投运。这是今年南京电网完成并投运的第11个南京主干网架基建迎峰度夏工程项目,不仅将服务省市重大工程建设,为南京城市发展提供澎湃动力,也为今年南京的迎峰度夏再添底气。
电网建设先行,助力重大项目建设跑出“加速度”
220千伏公塘变电站为新建220千伏智能变电站,新上2台180兆伏安主变压器,新建线路长30公里,杆塔39基。记者从现场了解到,该工程不仅是南京电网“十四五”重点工程,还填补了江宁开发区核心区220千伏变电站的空白。
作为江宁开发区核心区的枢纽变电站,公塘变电站缓解了江宁秣陵、横溪、谷里片区以及江宁经济技术开发区、滨江开发区等地的供电压力,也将助力中国电信吉山软件园项目、腾讯华东云计算基地项目、南京盛鑫半导体材料有限公司大尺寸硅外延材料产业化项目等省市重大项目建设跑出“加速度”,为江宁的区域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记者从项目现场了解到,为保障工程按期投运,国网南京供电公司全面梳理项目建设进程与关键节点,倒排工期,紧抓物资供应、竣工验收等关键环节,施工过程增加了机械化施工的占比。4月20日开始大范围组立杆塔以来,150余名建设者连续坚守在工程一线,抢工期、拼进度,全力展开迎峰度夏电力保供项目的建设。
提前布局,11个迎峰度夏项目已顺利投运
记者从国网南京供电公司了解到,自去年年底起,供电部门就已经在全市范围内陆续展开2023年迎峰度夏工程的建设。
翻开最近一个月的南京电网建设清单,220千伏苏庄、高旺、山江变电站及110千伏南门变电站主变压器增容扩建,110千伏秦仙、晓山输变电工程等6项2023年南京电网迎峰度夏重点工程都已经按期投运,电网工程投运进入“密集期”。更优的电网结构,实现时间和空间上的互补,能够更好地推动区域能源互联互通,削峰填谷,有效提高局部供电能力,为电网平稳度夏做好保障。
据统计,除公塘输变电工程外,今年还有10项南京主干网架基建迎峰度夏工程已顺利投运,新建线路长度25.43公里,新增变电容量151.3万千伏安,将显著增强江北医药谷、研创园、智造园,浦口开发区,江宁开发区、生态旅游区,溧水开发区,高淳主城区等区域的供电可靠性。
不仅如此,为有效提升南京鼓楼西南部及建邺西部环网区域供电能力,国网南京供电公司还持续强化电网规划设计,全力推进220千伏秋藤—望江—莫愁线路、220千伏望江输变电等工程的建设。
智能巡检全覆盖,筑牢迎峰度夏“安全网”
据气象部门预测,2023年夏季全国大部分地区气温偏高,近期北京、天津、山东等地已出现连续40℃以上极端高温天气。与此同时,经济延续恢复向好,用能需求明显回升,5月29日江苏电网用电负荷今年首次破亿,南京电网用电负荷今年首破千万千瓦,时间较去年提前8天。
今年夏天,南京继续“不限电、不拉闸”,这一“底气”源于供电部门的提前准备和布局。记者了解到,除了积极开展电网网架建设、优化和升级,解决局部电力输送受限等问题,供电部门还通过多种“数智化”的巡检方式,有效筑牢迎峰度夏“安全网”。
5月17日,在国网南京供电公司输电智慧管控中心,随着操作人员远程下达巡检任务工单,30公里外的220千伏西渡变电站内,一架巡检无人机从固定机巢缓慢升空,开展220千伏龙西线、10千伏龙摄线联合通道巡检工作。这里是国网南京供电公司栖霞无人机协同巡检示范区,该示范区作为全省试点之一,已率先建成并通过验收。示范区内还利用三维激光点云扫描和倾斜摄影技术,建立了变电站及输电线路的高精度三维模型。基于三维模型结合安全距离、设备类型等因素,无人机能够科学合理规划航迹,并有效发现避雷针、构支架等高处设备的缺陷隐患,巡检精度高达厘米级。
目前,国网南京供电公司已全面完成电网设备的春季“体检”,在高温来临前及时发现并处置各类设备隐患缺陷。同时将严格落实好风险预警管控措施,加强现场安全管控,安排专人专组全流程压降电网风险。
接下来,随着气温持续攀升,相关部门还将密切跟踪天气变化和负荷增长趋势,全面加强重载设备和重要通道的特巡和带电检测工作,并通过优化拓展输配变无人机协同自主巡检场景、打造“石城鹰眼”“石城哨兵”配网监控体系等,全面构建“集中监控+立体巡检+网格处置”的数智化运检模式,提高巡检质效,提升应急处置效率。
此外,在电力需求侧管理方面,今年,国网南京供电公司将全方位挖掘工业非生产、公共机构、商业建筑、居民等各领域降温负荷节约用电潜力,推动空调负荷智能化管理,倡导开展全社会节约用电,用安全可靠的供电保障经济社会发展,守护广大居民清凉。
当前,南京正着力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各类大小规模的储能项目先后落地,它们如同大型“充电宝”,对电网起到削峰填谷的作用,对提升区域电网稳定性和安全性、提高客户用能质量有着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