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以来,我国已出现8次大范围沙尘天气。4月9日以来的沙尘天气是由蒙古气旋引起大风卷起沙尘,在途经我国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时,沿途沙尘得到补充,强度进一步增强,从而长距离输送至我国长江以北区域。
□ 我国要进一步扩大精准治沙范围,除了在生态治理方面采取一些积极措施以外,还需要和周边一些国家开展国际合作。
【资料图】
今年以来,我国已出现8次大范围沙尘天气。4月9日以来的沙尘天气过程达到沙尘暴级别,也是今年第二次沙尘暴以上强度的沙尘天气过程,影响范围近400万平方公里。由于低空反气旋的影响,本已南下的沙尘又回流,4月13日夜间至14日,京津冀等13个省区市的部分地区又有扬沙或浮尘天气,被网友调侃为“回锅沙”。
为什么近期沙尘天频繁来袭?是否意味着我国进入了新的沙尘活跃周期?如何更好地治理沙尘天气?
“此次沙尘天气是由蒙古气旋引起大风卷起沙尘,在途经我国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时,沿途沙尘得到补充,强度进一步增强,从而长距离输送至我国长江以北区域。”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桂海林解释。
中央气象台监测显示,此次沙尘天气过程,北方多地PM_10峰值浓度超过2000微克/立方米。内蒙古中部部分地区出现了沙尘暴或强沙尘暴,最低能见度不足50米。
沙尘天气为什么总在春天到来?有关专家表示,每年3月至5月本就是我国沙尘天气的高发季节,近期出现的沙尘天气都属于正常现象。随着大地回暖,日晒使得地表冻土松动,春季又恰好是冷空气大风频发的季节,所以当强风经过蒙古国和我国内蒙古西部、甘肃等地的沙源地时,会将沙尘卷到空中,随低空气流向东向南传输,影响内蒙古以东以南等区域。
2000年以来,我国大范围沙尘暴次数总体呈现降低趋势。但近年有部分年段的沙尘次数要比常年同期略偏高。尤其是2018年以来,我国北方平均沙尘天气总次数和沙尘暴次数均高于2013年至2017年的均值,表现出小幅上升。
近期沙尘天气频发,是进入新的沙尘活跃周期了吗?桂海林表示,沙尘频次除了与中高纬度大气环流有直接联系,还与地表植被、土壤水分、积雪覆盖等因素有密切关系,因此,每年沙尘的活动会呈现出一定的年际变化特征。目前的情况还不能表明我国进入了新的沙尘活跃周期。
我国一直高度重视防沙治沙工作,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以“绿进”促“沙退”。数据显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累计完成防沙治沙任务2.82亿亩,封禁保护沙化土地2658万亩,全国一半以上可治理沙化土地得到了治理。
沙区生态环境改善不小,为什么还是挡不住肆虐的狂沙?有专家表示,防护林的确对我国沙尘源起沙的降低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是,在境外如蒙古等国一些沙源地的配合作用下,会出现大型跨国沙尘现象。像最近这段时间出现的沙尘天气就是发生了跨国沙尘。因此,我国要进一步扩大精准治沙范围,除了在生态治理方面采取一些积极措施以外,还需要和周边一些国家开展国际合作,久久为功才能够真正形成广大北方地区的生态安全屏障。
今年不只是沙尘天气较多。据此前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对2023年汛期全国气候趋势做出的综合研判显示,预计今年汛期(5月至9月)我国气候状况总体为一般到偏差,旱涝并重,区域性、阶段性旱涝灾害明显,暴雨、高温、干旱等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偏多,降水呈南北两条多雨带,长江中游降水明显偏少。
专家建议,要正确认识各类极端天气气候事件,了解其中的形成机理和控制因素,加强气候风险管理和早期预警预报,持续提升趋利避害的经济社会服务保障能力。(记者 郭静原)